(1)舌頭在低位:造成上排門牙往外暴、小臼齒內縮、大臼齒外凸。
(2)氣管窄小:妨礙孩子用鼻子呼吸。
(3)烏龜脖:容易彎腰駝背、站不直,且站姿坐姿不好也會連帶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。
(4)呼吸聲有雜音:正常情形孩子用鼻呼吸,鼻腔中的纖毛會過濾掉空氣中的雜質。但孩子因鼻子過敏等情形造成口呼吸,沒了纖毛幫忙過濾空氣,較容易讓氣管有分泌物及痰,進而造成呼吸雜音。
結論:
口呼吸症狀倘若沒有在小時候導正,隨著成長發育,可能出現牙齒排列擁擠不整齊,像是深咬、開咬、戽斗等情形,連帶影響咬合及咀嚼功能,更甚者會影響孩子的臉型。因此,若能在早期就給予適當的治療,像是MRC功能性裝置,就能避免日後的問題發生,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咬合及漂亮的臉型。
一般來說,孩子是否需要進行MRC治療,有以下簡單評估標準:
(仍須帶孩子來診所,讓兒童牙科醫師實際評估過後,才能確定是否適合MRC)
(1)牙齒被舌頭推開:當舌頭推力過強,會推開乳牙,造成恆牙萌發時排列上更為往外暴,不但影響孩子的前牙咬合,從側面看嘴型也變成暴暴的,明顯地影響外觀。
(2)口呼吸:過敏鼻塞會導致孩子的口呼吸成為常態,而口呼吸就會需要讓舌頭擺放在低位,才能使空氣流通,這也使得下排牙弓會顯得窄小、呈現V字型。
(3)其他可以參考評估的指標,例如:呼吸聲有雜音、氣管窄小、烏龜脖等。
(4)年齡介在5-12歲:此階段孩子正在換牙階段,口中同時有乳牙也有恆齒,MRC正是利用乳牙脫落及恆牙萌發的生長潛能,慢慢改善咬合狀態及牙齒排列。
MRC的治療關鍵,可分為以下幾種: (1)醒著的時候配戴1-2小時:一般來說,5-8歲的孩子因為距離換牙結束時間尚有一段距離,因此僅需配戴1小時即可。而9-12歲的孩子,則因為較靠近換牙結束的尾端,則須加強配戴的時間至2小時。 (2)晚上睡覺時全程配戴:孩子的睡眠時間相較大人來說是長很多的,可以達到8-10小時/天。因此晚上讓孩子配戴著MRC睡覺,如果能戴過夜的話,效果可以是事半功倍。 (3)做MRC運動:除了每天例行配戴MRC之外,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,專門為了MRC所設計的運動,包含「呼吸運動」、「閉氣運動」及「老奶奶運動」等,只要每天花個3-5分鐘來練習,並搭配良好的配戴習慣,就能慢慢改善孩子的口腔問題,得到良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