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舌繫帶太短,可能會影響講話發音!

從嬰兒時期養成定期看牙的好習慣,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適時發現問題。雖然舌繫帶過短不會造成說話缺陷,但確實會影響到發音的清晰度。至於是否要開刀,醫師會依照舌繫帶過短的嚴重程度和年齡,來擬訂對孩子最好的治療方針。

您家小朋友是否有口齒不清的情形呢?
如果有,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舌繫帶過短的情形噢!舌繫帶過短,是由於位於舌頭後側的繫帶太短且太厚造成的,影響舌頭活動的自由度。

※以下將出現實際口腔照片※

一、舌頭的功用

舌頭的正常功能

在此,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舌頭的功能,舌頭是一個用來進行吞嚥、咀嚼和說話的附屬器官 (Accessory organ),它也會對牙齒咬合、生長以及顏面部型態有所影響。

舌頭發育的不同階段

  1. 剛出生:舌頭很短,且舌繫帶延伸至舌頭尖端,舌頭移動受限。
  2. 出生幾週後:舌頭變細長,舌繫帶延伸,並後退至較低位。
  3. 約六個月大:牙齒開始萌發,舌頭侷限在口腔內。
  4. 約三十個月大:所有乳牙皆已萌發,吞嚥情形會從孩童吞嚥 (infantile swallow) 轉為成人吞嚥 (adult swallow)。

孩童吞嚥與成人吞嚥

孩童吞嚥 成人吞嚥
外觀 嘴唇尚未閉合 嘴唇已經閉合
推力 舌頭推力很強 舌頭推力沒有那麼強
特色 講話有 ㄋㄞㄋㄞ 音是正常的,
可親餵母乳幫助孩子促進舌頭的骨頭
和肌肉適度生長
舌頭會頂在上顎,且舌尖會在上前牙的後側

非正常的舌頭狀況

任何情形會限制住舌頭尖端的自由移動度,例如舌繫帶過短,使得舌頭無法碰觸到上前顎的部位,就會使孩童無法從孩童吞嚥順利轉換為成人吞嚥。

二、舌繫帶過短診斷

舌繫帶過短的發生率為 0.1-10 %,若想診斷舌繫帶過短,直接觀察舌頭底部會不太明顯,而是要看舌底肌肉 (genioglossus muscle 頦舌肌) 的移動程度來決定。然而,這種診斷十分困難,尤其是在嬰兒的身上。

如果要仔細檢查,建議可以 4 歲為一個分界線:

  • 小於 4 歲的孩童,配合能力不足,此時可藉由觸診頦舌肌的鬆緊度來幫助診斷。
  • 大於 4 歲的孩童,能夠配合的話,讓孩童自主移動舌頭到最大範圍以顯示其舌尖移動範圍限制。

1. 輕微舌繫帶過短

僅有粘膜帶 (mucous membrane band) 造成舌頭運動上的限制。

2. 中度舌繫帶過短

舌繫帶和頦舌肌 (genioglossus muscle) 底下的纖維都顯著纖維化

3. 嚴重舌繫帶過短

舌頭完全融合在口底,舌繫帶完全過緊 (Complete ankyloglossia)。

三、舌繫帶和發音間關係

說完了舌頭功能,我們再介紹一下舌繫帶和發音之間的關係。

根據研究指出,做完舌繫帶切開或切除術後,改善原本說話障礙的成果很小,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併發症。因此如果是為了想改善發音問題,除了以手術介入治療舌繫帶過短的問題,更需要搭配復健發音練習課程

下述的 Q&A ,主要是根據 Dr.James C. Shanks,一位語言病理學家的觀點。他認為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舌繫帶過短和發音之間的關係,會有不同的解答。

Q1:發音上的缺陷都是由於舌繫帶過短造成?

答案是否定的,因為同一個發音會有數種替代方案,不是僅有舌繫帶過短就會造成發音缺陷,發音不準可能有多種原因。

Q2:舌繫帶是否會影響到發音的清晰度?

會。

四、舌繫帶過短手術

而根據語言病理學的觀點而言,會需要手術介入舌繫帶過短的因素包含了:

  1. 舌繫帶本身的長度是否延伸到舌尖處
  2. 舌繫帶的垂直長度能讓舌尖抬到多高

目前唯一能改善舌繫帶過短的方法,僅有手術一途,而手術通常會搭配舒眠治療輔助,在對孩子最安全的情況下進行。根據舌繫帶過短的嚴重程度,來決定手術介入的年齡:

  • 輕微到中度:建議可等待孩子到 5 歲時再行處理(搭配舒眠治療)
  • 嚴重:若身體狀況評估允許,在 5 歲前即可先行治療(搭配舒眠治療)

案例分享

結語、醫師的話

雖然舌繫帶過短不會造成說話缺陷,但確實會影響到發音的清晰度。

且當舌繫帶過短情況已經嚴重到限制舌頭尖端的活動時,就有可能形成前牙開咬下顎戽斗等情形。

若確定要做手術,唯有將舌繫帶切開或切除,並將纖維化的組織及頦舌肌分開,搭配後續復健以及發音練習課程等輔助治療,才能達到成功且持續性的治療成果。

舌繫帶過短不易在早期發現,通常發現問題時 (ex: 影響發音清晰度),孩子大都已小學低到中年級了,此時以手術介入的話,後續往往要搭配復健治療。

因此,若能在嬰兒時期開始就養成定期看牙的習慣,能讓牙醫師在早期看出端倪,就能擬訂出對孩子最合適的治療方針。

更多相關文章

聯絡我們

reservation

我們以香氣如詩的氛圍,
在治療中感受到舒適和愉悅。

立即預約